王宇珊/文
雙連里民族路的營房前公車站在六零年代是一條相當熱鬧的商店街,街上營業著各色商店。五號是雜貨店,二十三號是撞球檯,二十五號是個人理髮店,三十一號是復興菜館,三十七號是河南商店附設浴室。河南商店是現今正光洗衣店的前身,也是李阿姨記憶中對雙連里的序章。
李阿姨的父親是河南人,隨著軍隊來到台灣,河南商店的命名正是為了懷念故鄉。最初商店是賣水果及生活雜物,貨物都是李阿姨的母親辛苦騎車到中壢市區來回批貨。而河南商店也並不只是間一般的雜貨店,是複合式經營的店家,除了賣生活雜物以外,也經營過麵食館及電動玩具機台,夏天還會賣剉冰。李阿姨回憶起當時,母親和自己負責煮麵,弟弟負責洗碗,弟弟不想吃學校營養午餐時,便會跑回家吃麵,簡單的一碗麵再加上一顆蛋,對還是孩子的年紀來說已經是大大的滿足。而這樣可以稍微帶點任性、率性的童年,也是因為家中有能夠依靠的溫暖與安心。在當時的年代,可以經營商店算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了,除了商店街上所營業的商店以外,大部分人都是從事務農的行業。
另外也有附設的浴室提供軍人們洗澡,軍隊偶爾會帶大約一排的士兵來洗澡。浴室內有蓮蓬頭和浴缸,浴缸是淺的浴缸,跟現在深的浴缸的泡澡功能不同,淺浴缸的功能是為了接水。浴室共有十幾間隔間,每一個隔間空間大約三個磁磚,長五個磁磚,這小小的空間最大化的展現了舒適的盥洗空間。加熱水的方式是比較費力的工作,沒有溫度計就只能用手摸熱水溫度來決定燒水的時機,而這項燒水工作也就成為了李阿姨小時候家務幫忙的任務之一。但浴室的營業時間並不長,大約在民國67、68年就休業了。
民國80年,軍隊對士兵的穿著有了較嚴格的規定,洗衣店也因應需求,提供給軍人暫時保管便服的置物櫃,軍人們可以把軍服放在櫃子或是送洗,收假時再直接換回軍裝,減少在外休假期間時被憲兵刁難的機率。軍營的士兵們與營房前商店街的店家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,對李阿姨而言也是,家中還保留著的許多相片很多是軍營的士兵玩攝影時留下的回憶。軍營的變遷影響著商店街的變遷,至今在商店街仍在營業的店家只剩正光洗衣店與理髮店了,正光洗衣店本身也經歷過許多經營上的變化。或許就如同李阿姨所說的,都會隨著時代與需求變化的,然而在這些改變中依然不減的是記憶的重量,反而隨著時間慢慢地變的越來越珍貴與豐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