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峻緯/文
郭卿惠/校閱
出身於江蘇泗陽的崔爺爺,本名崔學才。1945年日本投降,中央軍接管家鄉,原以為是一件開心的事,沒想到因為戰爭軍餉匱乏,中央軍不斷向當地居民徵收物資。當時17歲的他,在路上被叫去幫忙軍隊搬運物資,結果走太遠後不知道怎麼回家,最後只能在漢口迷迷糊糊的從軍,開啟一生顛沛流離的軍旅生活。
崔爺爺的第一戰,東北四平戰。共軍氣勢如虹,中央軍節節敗退,一路敗逃北平(北京)。當時共軍又截斷了中央軍的補給路線,中央軍無法應戰,於是投降,而爺爺所在的部隊則被迫編進共軍中。成為共軍的崔爺爺,被派至蘭州,與中央軍的馬家軍一戰,結果在那場戰役中,共軍慘敗。之後爺爺又跟著共軍19軍團來到東北駐點,當時中共打著抗美援朝的口號派兵駐紮北韓。
1950年韓戰爆發,崔爺爺所屬部隊一路向38度線前進,沿路僅見北韓冷冽的風雪。爺爺回憶到,路上還遇到死傷慘烈僅剩數人的英國軍團第七旅,整併前進。韓戰凶險,部隊時常二至三個月無糧食補給,餓到極點時,軍隊只能吃「炒麵」(炒過的大麥和水)或樹皮充飢,荒村中剩餘的泡菜與醬菜,成了爺爺少數能嘗到鹹味,即使只能摻著雪吃,但這一切都只為了活下去。
到了南北交界線,原本30多人的部隊,僅剩下5、6人。戰事堅持到最後,所有物資告罄,剩下的人只能投降,被美軍俘虜至濟州島。在濟州島,8000多名戰俘們要幫美軍搬運物資,長達三年之久。那三年間,戰俘與外界完全隔絕,杳無音信,無人知曉他們受到怎樣的待遇。
直到民國53年1月23日,韓戰結束,因停戰協議,雙方交換戰俘,美軍將濟州島被俘「共軍」遣送回台灣。崔爺爺隨著美軍的船,從基隆上岸。因是共軍身份,爺爺們被要求要接受三民主義的思想教育,結束後崔爺爺才得以下放部隊,繼續軍旅生涯。崔爺爺輪調過林口下湖、台中成功嶺、新竹關東橋、龍崗媽祖新村、金門、馬祖,並於民國61年退伍。當時因種種政治因素,許多老兵被迫提前退休,崔爺爺即是其中一位,因差一年才達退休年資,致使爺爺至今無退休俸可依靠。因此退休後崔爺爺為了維持生計,也開起了自營計程車,在當時稱為「榮車」。
離鄉背井的爺爺,直到民國58年,才找到往後餘生的另一半。爺爺回憶起,媒人最初介紹給崔爺爺的另有其人,且已付五百元訂金,但在付聘金當日對方突然悔婚,媒人便帶爺爺直奔位於南投鄉下的奶奶家。因為身
上剛好帶著聘金,所以家裡窮困的奶奶便在父母的安排下,與只有一面之緣的崔爺爺訂婚。奶奶那年只有16歲,兩人足足相差23歲。當時崔爺爺還沒有退伍,後來他輪調到馬祖南竿,與奶奶結婚8個月後,在民國61年退伍,婚後在雙連公家地蓋下房子,並育有四子。